透水鋪裝廣場不讓雨水溜走、下沈式綠地形成海綿體、路邊綠化帶建截汙(緩沖)滲透井……5月29日,南甯市青秀山蘭園、濱湖廣場等4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海綿技術,讓前來參加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的人員贊歎不已。據悉,三年內,南甯市試點建設海綿城市,將新開工建設190個項目,打造6大示範區,在試點區域內實現“海綿”效應。
1 現場 四個試點項目顯海綿效應 29日上午,南甯青秀山蘭園內,迎來了一批特殊的“遊客”——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的成員:來自全國31個省市住建部門的負責人、部分城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長等。“遊客”們此行的目的,就是爲了探秘蘭園海綿城市建設技術。 據悉,在蘭園開發建設前,區域內水環境汙染嚴重,蘭湖水量無法滿足綠地澆灌。“如今,雨水回用,已基本滿足園區綠化澆灌用水,每年水資源節約的成本可達200萬元……”聽著現場講解員的介紹,“遊客”們啧啧稱奇。“如果不聽介紹,根本沒想到這裏的花花草草下,竟然藏有這麽多秘密。”一名“遊客”說,海綿城市技術産生的效益不可小觑。 除了蘭園,當天上午“遊客”們還參觀考察了南甯市規劃展示館提升改造工程、濱湖廣場提升改造工程和白沙大道後排綠地改造項目。據悉,這些項目,透水鋪裝、雨水截流、下沈綠地等技術,形成海綿體,並通過“滲、滯、蓄、淨”,恢複水體自然循環,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大雨時留下雨水,幹旱時“放水”澆灌,實現了雨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今年4月初,南甯市成爲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後,備受市民關注。南甯市城鄉建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其實此前,南甯市的一些項目在建設時,已經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如今,在南甯市的城市建成區範圍內,新建的大批人工濕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樹栽花、大幅提升綠地率,地面停車場鋪設的多孔磚,人行道上的透水鋪裝,都在滿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備了內澇防治的“海綿”功能……目前,在南甯市建成區範圍內,已經可以看到海綿城市的影子。
2 未來 六大片區建設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實現的是城市建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願景。今後,南甯市將如何打造海綿城市?據悉,三年內,南甯市將改變以往粗放型城市建設手法,全面植入海綿城市理念,把南甯打造成“水暢、湖清、岸綠、景美”的山水城市。 南甯市規劃局有關人士介紹,南甯市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區域位于中心城核心地帶,面積爲60.18平方公裏(因土地規劃現調整爲54.6平方公裏),人口達到60萬人左右。試點區域分爲邕江以南和邕江以北兩個部分。 根據示範區現狀和規劃情況以及海綿城市建設的側重點,示範區劃分爲6個片區,分別爲:生態保護與生態修複示範區、合流制溢流汙染控制與初期雨水汙染防治示範區、雨水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區、高強度開發海綿城市建設模式示範區、山地開發海綿工程示範區和大型居住區海綿工程建設示範區。針對每個片區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安排各類低影響開發設施,探索不同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和實施路徑。
3 建設 3年時間開工190個項目 據悉,試點建設海綿城市,南甯市已經有了時間表:項目建設按照第一年(2015)夯實基礎、第二年(2016)逐顯成效、第三年(2017)基本建成的總體思路逐年推進。3年時間開工190個項目。 “通過3年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南甯市將有效掘進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和水生態問題,有效控制降雨徑流、降低內澇風險、消減汙染負荷、提升城市景觀等多重目標。”南甯市規劃局有關人士介紹,其中2015年計劃開工項目104項,完工51項,初步估算設計海綿城市投資共45.1億元。
據了解,南甯市打造海綿城市示範重點項目包括那考河流域綜合整治(PPP項目)、南湖初期雨水溢流汙染綜合治理工程、國際會展中心及石門森林公園雨水綜合利用工程、五象湖公園及周邊水生態修複及防內澇綜合調度工程等。通過這些典型項目的建設,實現收集雨水、截汙治汙、生態修複的目標。預計到2017年末,基本消滅城市汙水直排,示範區內竹排江、南湖、五象湖水體水質接近地表水Ⅳ類標准,示範區基本完成易澇點改造,防澇標准提高到20年一遇。
綠澤環保專業生産雨水收集處理設備、雨水收集處理系統裝置 ,承接海綿化改造工程。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