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English    
 
 企業動態
 產品動態
 行業資訊
 公告欄
 
SEARCH
 
 
首頁新聞資訊企業動態新聞
 
水敏性城市設計 讓城市不再有澇災

        隨著城市與自然的對立和割裂導致的一系列城市難題的出現,城市的生態建設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景觀都市主義將城市理解爲一個生態體系,提倡通過生態整體的規劃和景觀基礎設施的建設,將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引入景觀化的城市,使人們獲得健康、美好,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生活環境。

    “水敏性城市設計”就可看做景觀都市主義影響下的景觀設計思想和方式之一。而目前被極力提倡的“雨水花園”、“海綿城市”,也可看做是“水敏性城市設計”思想影響下所産生的城市設計理念。


什麽是“水敏性城市設計”


    國際水協會給它的定義爲: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水敏性城市設計)是城市設計與城市水循環的管理、保護和保存的結合,從而確保了城市水循環管理能夠尊重自然水循環和生態過程。

在國際上,其他與WSUD類似的概念包括英國的“可持續性城市排水系統”(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UDS)、美國的“低沖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以及新加坡的“活躍、美麗、潔淨水項目”(Active Beautiful and Clean Waters Programe,ABC)、中國的“海綿城市”設計思想等。WSUD理念則更全面地包含了衆多可持續水管理與城市設計中的交互式因素,因此更有效地融合了未被傳統水系統設計包含的種種考量,並更容易抓住當前水管理改善訴求産生的各種契機。放眼全球,水敏型城市的願景、WSUD實踐的種種成果已逐步成爲定義城市尺度規劃策略的主旋律。

    (一)水敏城市設計基本原則

    提高地面可滲透性;保持水體流動性;保持水體溶解氧含量;降低水體溶解態溶解物;降低水體不溶物負荷;建立穩定生態系統

    (二)水敏城市設計思路

    雨水收集;雨水淨化處理;雨水儲存再利用

    (三)水敏城市設計具體措施

    不透水河道改爲透水性自然河道;設置雨水集水箱;建造涵水景觀;建築物頂部種植植物

    (四)水敏城市設計的價值

    水文平衡:通過儲存、滲透和蒸發的自然過程,達到自然水文的平衡;

    修複水系:恢複和增加城市的水系


水敏性城市設計打造“生態型”景觀


    (一)城市景觀需具功能性作用
    “城市景觀,是在區域及全球生態系統中,由“自然”與“人力”在不同的相對關系中相互作用的産物。空間,是公共領域中,公共設施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提供空間的舒適性之外,城市景觀更需具有功能性作用。”

    (二)現代城市景觀的新價值:“生態功能”
    “生態功能,抓住了諸如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微氣候的影響、促進碳沈降,及城市食物生産的潛在用途等問題的關鍵,也正因如此,在傳統之外,我們對現代開放空間和景觀特征的新“價值”的認知和判斷需建立在對城市景觀的“生態功能”的理解之上。

    對城市景觀的設計再也不能簡單依賴于對公共空間傳統“價值”和單純景觀特征的理解來決定。新的設計需基于對生態系統的“生態機能”的深層理解。也只有了解需要保護的價值同時理解生態系統的功能性,並整合兩方面思考後,才能確定設計目標的優先次序,進而真正實現生態型景觀。結合合理的未來應用、社交與娛樂、特征性及等級梯度,項目所在地的曆史文化、生態基底、地域背景成爲發展街道景觀、公共開放空間及私人開放空間的整合策略的驅動力。”

    (三)雨水特性與水敏型生態景觀

    “雨水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以面源的方式生成地表徑流,因此十分適宜以分散的方式在城市中建造生態景觀,實現多重積極效應。如淨化城市雨水,保護並增強自然受納水體環境的生態完整性,把雨水作爲城市替代水源的管理模式且有助于減輕城市的熱島效應。水敏型生態景觀的其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包括減少城市內澇,形成城市內的生態多樣性走廊,固碳並潔淨空氣。
    不僅如此,一個更佳的都市綠色植被景觀和更爲清潔的都市河道還將潛移默化地增強公衆的心理健康並帶來積極的經濟效益。”  (來源:比德Academy) 
   
    雨水收集處理,選綠澤環保雨水收集處理設備,是城市海綿化工程的最佳選擇。

來源:      時間:2015-6-23 9:33:34
 
公司簡介 | 新聞資訊 | 產品展示 | 成功案例 | 下載中心 | 人纔招聘 | 留言反饋 | 聯系我們 |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