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26日,2015年廣西環保世紀行第一采訪團到欽州、防城港采訪時發現,北部灣城市都投入大力氣發展濱海旅遊,産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可是,環境保護工作卻悄悄打了“折扣”,各類汙染威脅著海洋環境。如簕山古漁村汙水處理站已建成但並不運行。
建好的汙水處理站棄之不用,說明本可以截流處理的汙水,卻繼續放任直流排放。維持這樣一座汙水處理站的運行,究竟每年需要多少經費開支,相關負責人沒有透露。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簕山古漁村自2010年6月正式接待遊客以來,年接待遊客量均超過10萬人次。可就是這樣一個每年爲全村帶來旅遊純收入200萬元以上的旅遊開發項目,竟然對于環保投入不重視,造成建好的汙水處理站成擺設。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
近些年來,隨著各地産業發展的轉移和鄉村開發力度加大,一些本屬青山綠水之處,正面臨著嚴重的汙染威脅。衆多的汙染事件告誡我們,不擰緊環保“責任閥”,將無法擔當起環境保護之重任。建好的汙水處理站成擺設,從表面上看,是由于經費問題,實則在于責任缺失。因爲經費問題,畢竟是由“人”來安排的。無視汙水處理站的閑置,既白白浪費了政府建設資金的投入,又使本可以得到無害化處理的汙水,變成對環境的汙染。建議有關部門認真查一查,在這扇緊閉的大門後面,到底該是誰的責任呢?
好設備,綠澤造!綠澤環保爲您提供質量好出水穩定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鄉鎮汙水處理設備、地埋式汙水處理設備、太陽能汙水處理設備等成套水處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