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甯五象湖公園
飛鳥翺翔于公園上空,野鴨在水中嬉戲;五象湖碧波蕩漾,岸邊的水草花團錦簇;夕陽西下,五象塔璀璨奪目。人看風景如畫,卻不知已在畫中行……在打造“花樣南甯”的總體要求下,五象湖公園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綠化升級改造,一幅生機勃勃、五彩缤紛的生態園林畫卷正在五象新區徐徐展開。
根據規劃,五象新區將是廣西最高品位、最高檔次、最具特色的新區,是南甯市新的城市中心和對外展示形象的最佳窗口,也將是全市城市建設管理現代化水平的一個縮影。五象湖公園坐落在新區核心位置,如同皇冠上的寶石般光彩亮麗,不僅僅是五象新區的重要門面,更是今後展示南甯生態水平最直接的窗口。
生態優先 構建“海綿城市”新理念
習近平強調:“要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海綿城市就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南甯市古今園林規劃設計院一所副所長司徒欣怡解釋說,建設“海綿城市”,關鍵在于不斷提高河、湖、池塘等 “海綿體”的規模和質量,五象湖公園正是這樣一塊質量很好的“海綿體”。降雨時公園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淨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幹旱時,公園能夠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更加“自然”。
五象湖公園副主任陸聰介紹說,五象湖公園從規劃建設之初就具備了“海綿城市”的一些特征,公園地貌四周高、中間低,形成了不少窪地和坡,公園將窪地改造成下沈式綠地,種植耐濕本土植物,減少地表雨水流失,達到收集的效果。在公園內坡度大、植被稀少的地方加種植被,有效地減緩雨水流速、減少雨水在地表的流失,防止雨水直接沖刷土壤,達到保護坡地、收集雨水的作用。此外,公園的排水系統與周邊城建道路的雨水管道相連接,有效地緩減城市排水系統的壓力,提高城市排水的效率。
“只要進行一定的提升改造,五象湖公園就是一塊高質量的‘海綿體’。”司徒欣怡表示,在五象湖公園提升工程中,將保持原有的公園地形、地貌及水文條件不變,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實現公園及周邊良性水循環,提高對雨水的滲透、調蓄、淨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複五象湖公園各個區域範圍內的“海綿”功能。整個系統的構建包含駁岸改造、下沈式綠地、滲透型植草溝、公園生態道路建設等多個項目。
據了解,對五象湖公園的“海綿城市”改造措施,是南甯市“海綿城市”改造措施建設的技術示範點,並作爲五象新區乃至南甯市整個“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源自廣西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