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日前公布的近岸海域海水質量狀況顯示:1~5月,廣西近岸海域海水水質總體良好,同比有所好轉。44個監測站位中,達到《海水水質標准》一類的水質站位比例爲84.1%,同比上升9.1個百分點;二類占4.5%,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無三類水質站位,同比下降9.1個百分點;四類占9.1%,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劣四類占2.3%,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海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爲88.6%,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
此外,1~5月,廣西境內9條入海河流的11個監測斷面的監測結果顯示,達到地表水Ⅲ類標准比例爲45.5%,同比上升14.6個百分點。
近岸海域海水水質能夠達到總體良好,正是得益于近年來廣西不斷采取整體布局、合理規劃等一系列的環境汙染防治措施。
整體布局:構建陸海統籌、海河兼顧保護體系
爲了加大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2014年,廣西首次單獨將“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作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列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中。
2014年6月,自治區環保廳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沿海幾個城市簽訂《近岸海域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與玉林市政府簽訂《南流江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強化近岸海域保護與陸源汙染防治屬地負責制,初步構建“陸海統籌、海河兼顧”的近岸海域環境保護體系。
今年3月,自治區環保廳與自治區海洋局共同牽頭聯合有關部門組成考核組,對沿海三市和玉林市完成2014年度北部灣近岸海域及南流江流域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情況進行現場監督考核,督促地方政府落實海洋環境保護責任。
此外,今年,廣西還加快督促一批沿海企業開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産,沿海燃煤電廠、石化企業等重點企業實施了脫硫脫硝工程;重點推進船舶港口汙染治理,督促有關各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展港口船舶汙染物接收處置設施建設,煤炭、礦石散貨碼頭加快建設雨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建設;督促各市加快城鄉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減排力度;定期開展近岸海域水質及排汙口環境監測,密切監控水質變化;督促各市實行入海河流汙染防治“河長制”,重點推進沿海三市及玉林市畜禽養殖減排工作。
合理規劃:確定汙染防治重點,減緩海洋環境壓力
爲了推進入海河流流域聯動防控,廣西將重點推進海水養殖汙染治理和港口、船舶排汙治理;繼續實施入海河流流域綜合整治,聯合相關部門,定期開展近岸海域環境保護聯合檢查,全面推進汙染防治和監管工作;督促入海河流流域加強陸源汙染整治,減緩海洋環境壓力。
此外,自治區環保廳已將廣西北部灣近岸海域及主要入海河流南流江納入2015年“一海四江五市”汙染防治重點工作中,組織編制《廣西近岸海域“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南流江—廉州灣陸海統籌水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等相關規劃,爲“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及中長期廣西北部灣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綠澤環保專業生産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微動力汙水處理設備、地埋式汙水處理設備、農村汙水處理設備等,有著十年的生産研發經驗,設備質量保證,出水達標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
|